时报2月19日讯(记者赵静)今天,我市召开2009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我市今年教育工作重点:做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取代中考的准备、推进高中“走班制”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升学考试
深化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耐力跑进入体育中考测试
我市从去年就开展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调研,今年将在此基础上,深化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做好学业水平考试取代中考的准备工作。
据省教育厅公布的消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将根据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和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考试科目;理、化、生实验操作,艺术、综合实践等可作为考查科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方式可采用纸笔测验、听力测试以及口试、实验操作等形式;纸笔测试也可采取闭卷、开卷或开闭卷结合等方式。学业考试成绩可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提倡使用等级制表达学业考试成绩。
同时,从今年体育中考开始,耐力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列为正式考试项目,由全市统一组织测试,计入中考总成绩。
高中课改
推进“走班制”教学组建高中课改联合体
我市高中将推进“走班制”教学,规范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价。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将引导学校将学校发展的生长点聚焦到课程建设和课堂效率上,走“校本为主,课题引路”的课程改革管理模式。把全市国办普通高中按不同的研究方向有机结合,组成5-6个高中课改联合体,每个联合体承担两个课题,以优带弱,推动整个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的发展。
城乡教育
增设外来务工特教定点学校调研农村“留守儿童”现象
年内,我市将增设一处外来务工特殊教育定点学校,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改造校舍10万平方米,解决22所农村中小学生喝热水、吃热饭和冬季取暖问题,推进农村中小学改厕治污工作。实施山区孩子“走下山来,共享优质教育”工程。
对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进行调研,关注其家庭教育和学习状况。
教师资源
直属学校教职工编制实名制区内教师将合理流动
完善教职工收入分配办法,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绩效工资改革。严格教师录用程序和标准,在直属学校(事业单位)实施教职工编制实名制管理,对部分单位编制进行调整,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教师资源。
同时,各县(市)区教育局将组织辖区内校长、教师的合理流动,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教师缺额学校流动,重点支持城镇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完成企业办中小学移交工作。